首頁 > 政務資訊 > 政務要聞

風起潮涌書新章

——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宿州)基地建設側記

文章來源:拂曉新聞網瀏覽量:發表時間:2022-12-01 11:28 責任編輯:大數據中心

11月29日,一股強冷空氣侵襲宿州,寒風夾雜著零星小雨讓人覺得格外陰冷。然而在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宿州)基地建設現場,則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塔吊“揮舞”著長臂,平板車“搬運”著物資,千余名工人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基地的華升種業園項目核心區已完成項目總投資的45%左右,12個單體主體結構已全面封頂;預制菜產業園項目已完成項目總投資的42%,其中29個單體已有25個單體完成主體結構封頂。

6個月的時間,從荒蕪的空地到“四梁八柱”初顯,工程的快速推進凝結著各方的汗水,更體現出宿州人努力搶抓機遇,奮勇趕超,加快建設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的決心和期盼。

正在建設中的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宿州)基地。記者 蘇洋 攝

乘勢而上 奮起直追

宿州市第六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打造“一城兩區三基地”的奮斗目標,“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就是其中之一。我市圍繞目標,發揮自我優勢,把握發展趨勢,聚焦預制菜產業園和華升種業園建設,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宿州處于四省交界,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交通條件優越,素有“果海糧倉”的美名,糧食、蔬菜產量多年始終位于全省第一方陣,為預制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預制菜產業有著廣闊舞臺,我市大力發展預制菜產業,更是乘勢而上的表現。

同樣,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華升種業園項目通過招引我省頭部種子企業,不斷壯大種子生產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形成規模集聚效應,輻射黃淮海地區,為農業的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時不我待 以快馭勢

兩個項目從今年6月份開工以來,建設、施工、監理、設計、勘察等“五方”合力建設,平行施工、流水作業,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僅用不到6個月時間便基本完成了主體結構施工。

每天的現場巡查,每周的調度會,每月的總結會……為全方位解決問題,參與施工的“五方”主體定期碰頭、及時溝通,將計劃落實到每一周,同時把未來可能存在的問題與困難想在前頭,全力保證項目建設進度。

基地在建設中還著力推動“四位一體”,即“紅色工地”黨建引領、“綠色工地”持續發展、“智慧工地”科技賦能、“平安工地”以人為本,用黨的建設引領工程建設、凝心聚魂,為工地快速建設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換位思考 優化細節

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宿州)基地在建設過程中,始終把企業的需求作為出發點。企業有什么樣的需求、如何更好地讓企業安心在基地創業等等,始終是基地建設者們重點關注的問題。

污水預處理廠、屋頂分布式光伏、供熱設備……這些看起來像是“錦上添花”的配套設施,卻是圍繞企業痛點難點建設的關鍵性設施。污水預處理廠可以減少企業的環保成本,光伏發電相應減少企業電力費用,供熱設備可以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

換位思考,及時溝通,收集整理企業反饋的意見,持續優化建設細節,從而為企業“定制”廠房,以最大的誠意讓企業安心發展。這些都是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茁壯成長的重要舉措。

目前,項目已經進入到二次結構施工階段,預計明年6月份將全面竣工并交付企業使用。

站在新起點,我市將以打造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宿州)基地為契機,繼續以“開局即決戰,起跑即沖刺”的工作態度,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發展兩個關鍵詞,夜以繼日,加快建設進度,早日建成面向長三角區域的重要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長三角城市群的“糧袋子”“菜園子”“果盤子”。(記者 王碩)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