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眼下,正是碭山酥梨冬季管理的時節,在碭山縣果園場碭山酥梨第一園,一臺自動噴藥機器人正在梨園來回穿梭,另一旁,一臺自走式深翻機正在工人的遙控下進行深翻作業。
“今年,我們從梨園基礎設施、品種改進、土壤改良、病蟲害綠色防治、果園機械應用、果園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對這片梨園進行了現代化改造?!贝X山縣農業農村局植保站站長王學良說,“目前已經實現了無人機遙感遙測、果園氣象環境、土壤墑情、圖像視頻與蟲情監測,及酥梨病害AI識別診斷,實現了蟲情、墑情、災情和果樹長勢的自動監測和應急預警。我們的數據也與碭山酥梨產業互聯網平臺對接,做到了果園‘時空分布一張圖’‘感知監測一張網’‘農事調度一盤棋’‘產業融合一條鏈’”。
碭山縣是“世界梨都”“中國酥梨之鄉”,2020年被確定為全國數字鄉村建設試點縣,2021年被確定為全省“5+8”數字鄉村試點縣。試點以來,碭山縣小切口突破、全鏈條提升,推動數字果園和農業產業互聯網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碭山酥梨品質效益明顯提高,較改造前平均每公斤價格提高0.8元、畝均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輻射帶動周邊果農畝均增收1000元以上,預計全縣梨農增收2.5億元以上。
圍繞“把酥梨種好”,做實現代化改造。碭山縣堅持以梨園現代化改造為抓手,結合推進“兩強一增”,編制《改造方案》,適度規模流轉,加快打造數字果園,目前已發展1萬余畝。突出數字賦能??h里緊扣土壤改良等6個方面,建設數字化應用場景16個,完成智能灌溉、防霜凍、低溫預警、田間水肥管理等智慧管控模型,果園“天空地”一體化數據采集與監測工程有效運行,為果樹種植提供精準物聯感知。突出裝備升級。加強科技成果應用,推進農機農藝融合,先后投入無人駕駛植保機、開溝機、割草機、枝條粉碎機、靶向噴藥機等智能裝備60余臺,為果園作業提供智慧支撐。突出綠色防控。統一使用綠色防控技術,全縣果樹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80%以上,有效降低農藥使用量,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突出精細管理。根據土壤、氣象、蟲情、墑情等物聯傳感信息,形成精準管理方案,依托手機移動端自動化控制、規范化作業,實現生產精細化。
圍繞“把平臺搭好”,做優專業化服務。碭山縣堅持以“酥梨產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為載體,整合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降低成本、提升效益,目前平臺建設全面完成,APP應用全面普及,入駐主體4758家,平臺交易量達1000萬公斤。聚力平臺攻堅。堅持專業人干專業事,邀請羅建中工作室、中電太極、趙春江院士團隊等強強合作,集中攻關平臺建設,打通酥梨產業“科研、生產、流通、銷售”四個環節,鏈接“土地、資金、技術、人才、數據”五要素,推進產業互聯網平臺上線運行、高效便捷。聚力技術服務。構建一中樞、兩庫、四平臺和十系統,提供全流程、全要素、全天候服務;針對不同場景、不同用戶,開發個性化、定制化技術服務模塊,滿足各類生產主體需求。聚力產業撮合。制定準入規則,甄選優秀農資農機農具和包裝物流、供應鏈金融等主體入駐,通過平臺發布產品和需求信息,實現供需匹配對接,促進資源配置優化升級。
圍繞“把產品賣好”,做活市場化經營。碭山縣堅持以“打造高端酥梨品牌”為目標,實施品牌戰略,講好酥梨故事,真正用品牌贏得市場,“碭山酥梨”品牌價值達190.64億元。全力創新模式。聯合市鄉投集團組建碭山梨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在基地建設方面,采取“所有權+經營權+生產權”三權分置模式;在生產經營方面,采取“生產主體+社會化服務組織+保險公司”保底收益模式,實現水果產業風險分擔、利益共享。全力創通渠道。加快發展冷鏈物流,引導企業應用大數據系統,采取網絡化智能分倉,完善物流零擔、整車運輸、直達專線等全鏈條功能,實現鮮果產品無損化運輸。全力創樹品牌。采用智能分選技術,對農產品進行智能分級,打造“梨源一號”“碭果甄選”等高端品牌,“碭優”品牌在上海成功發布,品牌廣告亮相黃浦外灘。同時,創新營銷策略,廣泛宣傳推介,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廣交會、農展會,有效提高酥梨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據了解,碭山縣將集聚資源要素,強化數字賦能,加快打造“果農更富、果業更強、果鄉更美”數字鄉村建設碭山樣板,為鄉村振興插上智慧“翅膀”。(記者 路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