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發布人: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羅林友,市農業農村局預制菜辦公室主任龐守忠
參會媒體:拂曉報|宿州市廣播電視臺|人民數字|中安在線|宿州發布
訪談時間:2022年11月30日
發布地點:宿州市新聞發布廳
發布單位:宿州市政府新聞辦
訪談摘要:發布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發布會詳情
會場
主持人: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邀請到宿州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羅林友、宿州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羅林友向各位介紹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參加本次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拂曉報、宿州廣播電視臺、人民數字、中安在線、宿州發布,感謝各位媒體朋友的到來。
首先,請宿州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羅林友發布有關情況。
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羅林友
羅林友:
新聞界的朋友們,下午好!
下面,我代表宿州市農業農村局,介紹一下宿州市預制菜產業發展有關情況。近年來,我市充分發揮農業資源優勢、綠色食品產業優勢和綜合成本優勢,以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為平臺,大力發展預制菜產業。目前,全市共有預制食品企業70家,年產值100億元。
一、聚力標準化,完善生產體系
一是建設綠色原料基地。市財政投入12.8億元加強預制菜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重點打造埇橋區10萬畝以上蔬菜規模種植基地、100萬畝碭山酥梨、黃桃和蕭縣葡萄種植基地,以及溫氏、牧原、草源牧業等大型標準化生豬、畜禽、肉牛養殖場,為預制菜產業發展提供優質的原料供應。目前,全市累計創建市級以上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159個,市級以上蔬菜標準園120個、水果標準園87個。二是打造特色承載園區。投資6.27億元在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宿州)基地建設20萬平方米預制菜加工產業園,預計2023年6月完工,目前徐州溫州商會7家企業投資4億元、杭州臻膳食品投資1.2億元正在商定入駐合同文本,合肥菜大師等4家預制菜企業正在洽談投資意向。在宿馬園區投資3億元建設10萬平方米的宿馬食品產業園,目前已入駐正新食品和瑞康食品2家預制菜生產企業。依托碭山水果產業園、蕭縣食品加工園、符離燒雞產業園、靈璧食品工業園、泗縣長三角農產品加工園等園區,高標準建設全市預制菜產業園中園。三是強化產業標準引領。引導企業主導或參與預制菜食品安全、營養、原料和添加劑、檢驗檢測、貯運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修訂。對主導制定預制菜領域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的企業最高給予60萬元資助。
二、聚力專業化,完善支撐體系
一是培育專業人才。建立由宿州學院、省農科院和部分企業骨干組成的預制菜專家庫,市預制菜產業研發平臺現有專家20余人。推動宿州學院和重點企業攜手培育預制菜產業專業人才,已培養預制菜專業人員110人。二是加強技術研發。市政府與江南大學簽約共建“江南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宿州分中心”,共梳理出436項科技成果,為預制菜研發和產業發展提供基礎。聯合宿州學院、宿州職業技術學院創建宿州鄉村振興(預制菜)協同技術服務中心,開展預制菜種養標準化、企業生產標準化和本地預制菜研發、智能化營養成分檢測等工作。三是強化政策支持。組建預制菜產業發展工作專班,設立10億元預制菜專項投資基金。印發《宿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對達到規上預制菜企業在生產加工、新建改造冷凍冷藏庫、購置終端冷藏等設施設備方面投資在300萬元以上的,按投資總額20%給予獎補,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市、縣區財政每年安排7000萬元,從預制菜直供基地建設、主導制定預制菜領域國家行業地方標準等8個方面給予獎補。
三、聚力品牌化,完善營銷體系
一是健全物流體系。建設黃淮海智慧物流園區,打造集低溫加工、倉儲保鮮、冷鏈配送于一體的冷鏈物流體系。投資7億元、占地200畝的中國供銷·宿州智慧冷鏈產業園項目正在推進,年底前將完成3萬平米冷庫建設。二是拓展營銷網絡。依托安徽農交會、上海農交會和中國農交會等展會,利用線上天貓旗艦店“宿州農香”、“青農生態”線上平臺、小程序等,開設預制菜專區,加強預制菜宣傳推廣。搭建預制菜產業、企業、產品全方位展銷平臺,聚力開拓B端(商家或企業)市場。加快滲透C端(消費者)市場,支持加盟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等新零售生鮮電商渠道,提升終端消費的便利度。三是加強品牌培育。建立地方特色預制菜食品清單管理制度,征集篩選宿州特色美食。實施預制菜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同創行動,舉辦“宿州預制菜”創新展示大賽,壯大預制菜“宿州品牌方陣”。
四、聚力市場化,完善經營體系
一是組建產業聯盟。發動全市預制菜全產業鏈相關經營主體、金融機構、技術機構等組建宿州市預制菜產業聯盟,開展預制菜種養標準化、企業生產標準化和本地預制菜研發、智能化營養成分檢測等工作。二是梯次培育企業。分檔建立大中小預制菜企業培育庫,在符離集燒雞、欄桿牛肉、碭山水果罐頭、蕭縣羊肉和蘑菇雞、靈璧休閑食品、泗縣薯業等重點優勢產業中培育一批預制菜企業。三是大力“雙招雙引”。成立預制菜招商專班,瞄準國內外預制菜行業頭部企業大力開展“雙招雙引”。目前,全市預制菜全產業鏈招商簽約、開工、投產項目36個,總投資74.6億元。其中已簽約項目11個、總投資34億元,已開工建設18個、總投資31.5億元(福建農動食品有限公司投資10億元蛋糕生產項目),已投產項目7個、總投資9.1億元(如安徽頂元農業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投資5億元、合肥美朋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代餐輕食項目、合肥甄之道食品有限公司投資5000萬預制菜生產項目等)。
主持人:感謝羅局長的情況介紹,下面是記者答問環節,請各位記者在提問時先通報所在的新聞單位。
記者:請問我市發展預制菜產業的優勢是什么?
答:一是上游資源豐富。我市是中國著名的糧食產區、全國最大的連片水果產區、華東地區著名的“菜籃子”。全市糧食播種面積超1400萬畝,總產量443.51萬噸,油料產量12.67萬噸,蔬菜總產量超212萬噸,水果種植面積超130萬畝,年產量超200萬噸,農產品資源豐富。二是產業基礎較好。我市位于全國綠色食品生產企業集聚程度最高的華東地區,食品加工制造產業是我市重要的支柱產業,目前主要集中在谷物加工、方便食品、酒、飲料制造等細分領域。全市現有綠色食品獲證企業92家,綠色食品產品獲證數量為129個,分別占全國的1.31%和0.88%。三是區位優勢突出。作為皖北重要的門戶城市,依托隴海線、京滬線鐵路網絡以及“三縱兩橫一聯”、“五縱五橫”公路網絡等交通網絡優勢,我市區位交通優勢日益提升。四是成本優勢明顯。用地、用工、用電、用水等各項成本較低,優勢明顯。
記者:我市預制菜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是什么?
答:立足我市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把預制菜產業開發與農產品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相結合,全力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鄉村振興之產業興旺的“宿州樣板”。一是聚焦“一城兩區三基地”建設,堅持高標準、高起點編制未來五年宿州市預制菜產業發展規劃,引導各縣區根據地域特色、資源稟賦、產業現狀,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打造“一縣一品”。二是打造皖北地區生豬優勢發展區,開展優質豬肉精深加工及特色產品開發;推動以蛋雞為主的家禽產業,提升符離集燒雞等老字號品牌影響力。三是建立特色原料小麥、優質大豆和山芋生產基地,扶持“皖神”、“皖豆香”和“泗州薯業”等企業品牌建設,延長小麥、大豆和山芋等農產品產業鏈條,帶動農民增產增收,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四是依托碭山縣70萬畝水果和靈璧等縣食用菌及蕭縣胡蘿卜基地,加強果蔬加工企業技術研發能力提升,聚集市場需求導向,加快預制菜新產品研發和果蔬加工企業的轉型升級,提升果蔬食品精深加工水平,提高產品加工附加值。
主持人:感謝各位記者的提問,謝謝各位領導的情況介紹和互動交流。希望媒體朋友們充分利用各類宣傳平臺,廣泛開展我市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的宣傳報道,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